Document
网站首页 五老风采 文章详情

周火生:情系“希望工程”

发布时间:2014-04-30 浏览:963
分享

 

周火生,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的一位退休教师,关心下一代辅导员。自1994年退休后,把人生安排作了重大的调整,那就是“希望工程,我担重责”。他用义卖少儿读物图书的收入和自己省吃俭用捐资以及发动社会各界捐赠支援“希望工程”,被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人民称为“希望老人”。2008年被授予昆山市首届“十佳道德模范”人物,2009年他被中央电视台确定为“感动中国”江苏3名候选人之一,2010年6月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跑遍全市义卖

周火生,从决定为“希望工程”募集资金的那天起,先靠肩扛手拎步行到各学校义卖少儿读物,后自费买了一辆三轮车,学会了骑车卖书。有次老伴和儿女得知他连人带车滚进路边的水潭后,都要他放弃。可他执意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只要生命不息,奉献就不止”。1996年10月,第一辆小三轮车因损坏不堪“退役”了,他又买了第二辆,现在用的已是第四辆了。对于一个70多岁的老人来说,骑车奔波进书卖书是万分辛苦的,一天的行程少则20—30公里,多则超过50公里。只要学校事先有约,他寒暑不辍,风雨无阻前往,16年来跑遍了市内外9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义卖。有一次与陆家镇王家厍小学约定早上六点半到校,可这天偏偏大雨滂沱,他就顶着风雨,在泥泞中低头弯腰踏车前进,烂泥卡住车轮,就用双手挖,上桥爬坡时,就下来连拽带拖,按时到校。负责安排义卖的王老师原以为雨天周老师不会来,就按上班时间到学校。当他一走进校门就见到湿淋淋的周老师已站在走廊里,顿时心头一热说:“老周,这大雨天你还……”,周火生随即掀开身上的雨披,赫然间胸前的红绸带上“为希望工程卖书,风雨无阻”的金字熠熠生辉。

省吃俭用助学

周火生家70多平米的三居室老屋,有两间堆满了书籍,拥挤不堪。一次过春节,女儿给他买了件260元的羽绒服,他责怪她大手大脚,说:“260元是一个贫困孩子一年的学费啊!”老伴为了购置一台冰箱,与他足足争了五年,老伴让步说:“咱不买双门买单门好吗?”周火生不知从哪张报纸上剪来篇《冰箱食品不利健康的几点》的文章,贴在灶台前,让老伴哭笑不得地说:“你就是为了省个钱!”家中一台14英寸电视机用了10多年坏了,儿子要给他换台21英寸彩电,他说:“修一修还是可以用嘛!”就这样,周火生家中连一件象样的电器都舍不得添置。而他却将每月退休金留下必要的生活费外,余下全存入自己为“希望工程”而设定的“学雷陶基金”中(雷是雷锋,陶是陶行知),他说:“我要象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名言。16年来,周火生个人捐资“希望工程”的金额已超过28万元。

发动社会力量

周火生知道资助“希望工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动员更多的人为“希望工程”添柴助燃。他制作了一面写有“为希望工程”的小红旗,插在小三轮车上,并制作了8块展版,上面贴着从大别山区金寨县带回来的图片和资料。他每到一处义卖,都要向人们讲金寨的历史和现状,讲“希望工程”的兴起和山区教育的需求。1998年3月5日,他在昆山商厦设立了一只“周火生希望工程”捐赠箱。12年来已汇集了超过10万元来自社 会各界的捐款。在领导的支持下,他还先后去机关、学校、企业和社区作了300多场次关心下一代“为希望工程”专题报告会,45次率社会各界团队去金寨县组织“结对助学手拉手、心连心,共育希望工程”的活动,16年来,周火生已75次走进大别山,并通过个人捐款、义卖书籍和社会募集等方式,为“希望工程”捐资达540万元之多,援建金寨县5所希望小学,资助20所中小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把当地650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送进课堂。如今被资助的贫困生中,已考取高校80余人,其中3人正在读研、读博。10名已高校毕业学生,都已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在当记者,有的在大学任教,有的是政府公务员。

周火生为关心下一代“希望工程”谱写了一曲时代的颂歌。

 

 

 

(施锦元)

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