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淼森
辅导站名称:泰州市汪群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校外辅导站
辅导员姓名:孔淼森
先进事迹介绍
1.活动一:4月11日,汪群小学校外辅导站组织组织留守儿童赴南京开展“寻访红色足迹”研学旅行活动。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学生身临其境了解沉痛的历史,深刻领悟到和平的重要,同时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此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生活、团队活动的能力和自立、自强精神,有助于更好地成长。
丧钟为不幸的逝者而鸣,也将为忘记苦难,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鸣。不要让大屠杀纪念馆作为一个景点而被人铭记。
2.活动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大力弘扬抗战精神,7月15日下午,泰州市汪群小学校外辅导站组织留守儿童来到丁庄村大丁四组走访慰问95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孔祥明。在活动中,孔爷爷回顾了自己的参军和战斗经历,并向大家讲述那段战火纷飞岁月里的感人故事。当谈及当年战死的兄弟和战友,老人总会留下心痛的泪水,并嘱咐学生们好好学习、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珍惜今天、开拓未来。
3.活动三: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为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深刻认识历史、感悟历史、不忘历史,大力弘扬抗战精神,8月7日下午,高港区胡庄镇组织少数民族学生来到丁庄村大丁四组走访慰问95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孔祥明。通过听孔爷爷讲抗战故事、向爷爷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痛定思痛,奋勇前进,不断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辅导学生绘画作品
辅导学生书法作品
辅导学生征文
《七七事变》观后感
泰州市汪群小学六(1)班 申诗雨
《七七事变》是一场抗日影片,1937年7月7日深夜,一支日本军队假借队友失踪,蓄意挑衅守桥士兵,守桥士兵当即严词拒绝。但日军在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竟向守桥士兵进行攻击,守桥士兵由于众寡悬殊暂退宛平城。“七七事变”就此拉开了帷幕,一场抗日战争便由此开始。
影片在我脑海中浮现,我不禁想到了一个感人的情景:有一个叫赵登禹的师长,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临死之前他没有放弃,没有倒下,伴着最后一口气他站在石狮旁牺牲了。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他的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刀枪之下,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恢复和平......
其实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我们无以数计。终于在这场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这一段抗日故事将永远藏于我们心中。残酷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受欺。所以,现在我们一方面要不忘屈辱历史,永远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另一方面要居安思危,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美帝称霸,想打谁就打谁;“台独”势力抬头,图谋不轨。我们必须提高警惕,百倍戒备,绝不能让以前的悲剧重演,要让所有侵略者和台独、藏独分子闻风胆寒!努力建设一个富裕、强盛的现代化中国,试看天下谁敢敌!
不一样的中国老人
泰州是汪群小学六(1)班 鞠文慧
《卢沟桥事变》是一部关于抗日的影片,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不能只看到今天的繁荣昌盛,而忘记那昔日的国耻。
这是一段令每个中国人不能忘却的历史!影片中的那一幕幕动人心弦的画面,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都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心中不禁燃起一股爱国情!
这部影片中有许多感人的地方,其中有两处更是让我感受颇深。这两处分别是“妙对怒斥日寇”和“古稀老太怒摔花瓶”。情景一,日寇和我们中国士兵同坐一席时,一个日本人拿着一幅上联出场了,那上联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在席的人心里个个明白:日本人这是在借中国的文化侮辱中国人!所有的日寇都大笑起来,为他鼓掌。而中国士兵则个个义愤填膺,却又无词答对。这时。一位老人走到日寇身旁,那老人已是银丝满头,年迈古稀,但精神抖擞,说话铿锵有力。他挥毫泼墨,写下了十一个大字:“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幅下联形象地把日寇比作成无恶不作的“四小鬼”,真是大快人心呐!这时,日寇一个个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这位老人是可敬的,而另一位老人也十分值得我们敬佩。
情景二,华北的最高司令官收受了日寇的贿赂,他们私下进行了肮脏的交易,真是令人鄙夷和唾弃!这时,那华北的最高司令官把收到的贿赂:一个国宝级的古董花瓶给自己的母亲看。他母亲是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她见自己的儿子背叛祖国,十分气愤。她作了一番慷慨陈词,接着将手中的花瓶重重一摔,花瓶摔在了地上,化成无数个大小不一的碎片。那老妇人用行动诠释了她深深的爱国情怀。
这两位老人都是好样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让我们好好学习,共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出一份力吧!
烽火卢沟桥
泰州市汪群小学六(1)班 卞雅乐
“风云恶、陆将沉、狂澜挽转在军人,扶正气、励精神、诚真正平树本根,锻炼体魄、涵养学问,胸中热血、掌中利刃,同心同德、报国雪恨,复兴民族振国魂……”那铿锵有力的歌声动人心弦,让我久久不能平复。
看了电影《七七事变》,感慨良深,我进一步了解了抗日战争的事发原因,那是多么的无耻和可笑!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枪声骤起,掀起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八年抗战,多少同胞惨死在日寇铁蹄之下,又有多少热血男儿,为驱逐日寇前赴后继,英勇献身。这段历史,至今看来仍使人热血沸腾。
1937年的北平阴云笼罩,日本侵略者在华北扩张有恃无恐,平津危在旦夕,为了打通卢沟桥这一军事要道,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挑衅。驻守在平津要道宛平城的是中国的二十九军,在军长宋哲元的带领下,全军将士加紧练兵,准备抵抗日军的进攻。日军在中国军人的严密防御面前,未敢轻举妄动。7月7日深夜,日军以寻找一名士兵为借口,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城,被我军守城部队拒绝,日军不断制造事端,引起双方交战。日军遂大举进攻卢沟桥,并进一步扩大战事,直逼北平战,华北十分危急。平津各界爱国人士,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纷纷奋起声援二十九军。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应邀赴庐山,与蒋介石就国共合作抗日进行了谈判。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无论何人皆有抗战守势之责任”。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虽然上下逢源,但他有抗日的民族自尊,决定全面抗战。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亲临战场,指挥战斗,给日军以重大打击。日军动用了飞机、大炮,二位将军率军以死相拼,先后战死疆场,以身殉国,表现了一代中国军人“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的英雄气概和不朽的民族精神。二十九军在日军的强攻下伤亡惨重,宋哲元为了保存实力,决定撤出宛平城。在二十九军处境最艰难时,张自忠挺身而出,只身留在北平,与日军周旋。
少年强则国强,虽然祖国一天比一天繁荣昌盛,但是耻辱的历史却让人们刻骨铭心,成为抹不去的沉痛历史,也时刻为我们敲响着警钟“落后就要挨打”。现在,“七七事变”纪念日虽然只是一个符号,但这个符号寄托了中国人在近代和现代国际政治上太多的尊严和荣誉,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奋不顾身的守护这分尊严和荣誉,牢记这一天,为我们的英雄默哀,也祝我们的祖国富裕强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