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堂木工课(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王嘉艺)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五年级 王嘉艺
小记者证号:J211923
指导老师:沈习莲
清晨,我带着和气温一样高的热情一蹦一跳地来到瑞和园,准备去风采木工坊参加“我是小木匠”活动,做一张属于自己的“出师凳”。
进入一个朴实的小院,迎面看见一位戴着安全帽、中等身材的男士,老师介绍说这就是我们的师傅,我们恭恭敬敬站成一排向师傅敬礼,这就是所谓的拜师礼。
师傅先介绍了墙上挂着的各种工具:木尺、锤子、锯子、刨子、凿子等等。介绍完后,师傅给我们布置了任务:为小木凳画张图纸。我们分成两组,每组成员围在一起,有画凳面的,有画前面的,有画侧面的,大家分工有序,量尺寸、画图纸,不明白的再一块讨论。好不热闹啊!
图纸画好,我们都得到了师傅的夸奖。师傅把早已准备好的木材拿出来了,我们一看就明白了,长方形的板块一定是凳面,长点的木条是凳腿,短一点的就是横撑了。师傅把材料递给我们,让我们把需要凿榫眼和锯榫头的地方在木材上画出来。我们领了材料,按照师傅的指点又一次忙开了。画好之后拿去给师傅把关,师傅帮我们仔细修改了一番,告诉我们可以开工了。哈哈,终于可以使用那些神奇的工具了,好期待啊!
先是凿榫眼。凳面的正反面都画好了榫眼的位置和大小,只要用凿子把孔凿出来就可以了,简单!我坐在长长的操作凳上,抓起凿子和锤子就准备开工,师傅却让我把绕在凳子上的一根绳子放到木板上,脚还要在下面踩着。我不明白师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按照师傅的吩咐去做。我抓住凿子小心地把凿口放在画好的线上,“乓乓乓”就是几锤,可拿起凿子我傻眼了,木板上只有浅浅的一道印痕,我的劲都使哪去了?换个位置又一通砸,再使劲一翘,终于有木屑出来了。看着很简单的四个榫眼,却费了我们一组六个人九牛二虎之力。凳面的四个榫眼凿好,都到开饭的时间了。不过,我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那根绳子的作用。原来它是起固定的作用的,锤子向下砸的时候,会带动木板移动,有了它的固定就不会乱跑了,而且它松开收紧特别方便。传统工匠的智慧真是让我佩服,简单又实用。
匆匆吃了点饭,我们又开始了。凿榫眼、锯榫头、刨边,个个是有板有眼,每个人都不觉得累,都恨不得自己能多做点。一切准备好,该组装了,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师傅说了,如果其中一步装错了,那就得重来。我们学着师傅的样子,把一条腿的榫头插进榫眼,只能进去一点点,另一条腿也进去一点点,接下来是横撑,用锤子一点点敲,慢慢榫卯合缝了。哎呀,怎么进不去了?赶紧向师傅求救,师傅拿过一看,笑了,用力把腿拔了出来:“反啦!”嗐,怎么这么粗心啊,原来凳腿还是有方向的。有了师傅的指点就是省力,凳子终于装好了。还差最后一道工序——打磨,把多余的榫头锯掉、磨平。做事要善始善终,这是师傅教给我们的。
望着骄傲地站立在展示桌上的小木凳,我们明白了: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其中都浸透了太多的学问和道理。同学们,你们说我今天收获的仅仅是一张小小的“出师凳”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