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磨砺文笔
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
初一(11)班 丁张钧浩 小记者证号:J233097
初一(6)班 刘懿宁小记者证号:J233094
指导教师:梅含辛
1月31日,先锋小记者站开展的“‘弓月映晖,倾情成长’张士明老师作品共读分享会”在杭家旦举行。
活动开始了。梅老师高兴地介绍了自己和张士明老师的忘年之交,讲述了张士明老师的工作经历和写作故事的笔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老师曾在电影行业工作数年,写的文章获得过许多荣誉,曾独自采访过众多家乡人物。这也让我联想到了我读《弓月余晖》时,提出的问题:张老师是怎么知道这么多未曾报道的人和事的?此刻我有了答案。
张老师讲解写作要点时滔滔不绝,仿佛想把毕生所学传于后辈。让我印象特别深的一句话是“写作时为自己,写作后为读者”。这就是说,写作时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等到后面修改时,要考虑读者的感受,而且写作不要怕立题范围大,开始要撒得开,之后要收得拢,最后要收归中心。
回想我的写作过程,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写得好生硬啊,没有感情”。这句话困住我不知有多久,我感受不到写作给我带来的快乐,只认为这只是一个任务。母亲也常常批评我,说我写作没有投入感情,就好似是一台无情的打字机器,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今天我明白了张老师这句话的意思,知道了:写作时,应该先品味文章中蕴含的感情是否可以令读者共情。这也就是说,文章要“先感动自己”。
记得刚进入院子时,梅老师跟我们说:“这院子里的景物,张士明老师都写在他的作品中了。”而我,写作文更多靠编故事,很少写真事。我向张老师提出自己的写作问题,老师却笑着说:“你有写小说的天赋。”听到他的话,我感到很暖心。因为我跟父母说我的缺点,他们是考虑帮我怎么改,而张老师却是从另一种角度出发,找出我的优点。
会议结束后,我找张士明老师要到了签名。看着书本扉页上的飘逸字迹,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活动。
编辑 骆宁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