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倾情关爱 文章详情

泰州市教育系统关工委:17个“六一”关爱周 17年“五老”倾真情

发布时间:2024-06-12 浏览:2141
分享

泰州市41万多名中小学生,有留守、流动、困境(残疾)儿(以下称“三童”)4.4万人,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也影响着教育质量、学校平安。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不忘初心、砥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使命,从2008年起,细化落实市教育局“六一”活动总体部署,每年组织开展“六一关爱”活动。即在“六一”节所在周内,整合系统内外资源,重点对“三”集中开展“六个一”(举行一次“国旗下讲话”、开设一次主题队会或班会、到学生家中家访一次、安排一次学生与在外地父母的视频通话、带学生回家过一次节,赠送一件学习或生活用品)关爱活动。17年的探索实践与坚持不懈,“六一关爱”活动实现了“人人有结对、学业有指导、亲情有呵护、生活有保障”的既定目标;关工委的倾情与奉献,《中国教育报》《心系下一代》《江苏教育报》《中国火炬》等省级以上媒体先后做了报道。该项活动先后被评为“泰州市最佳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创新奖”,市教育局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180多名老教师获得市级以上“最美五老志愿者”、市优秀校外辅导员、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依靠党政协调,集聚关爱力量

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一班人清醒地意识到:组织开展“六一关爱”活动,面广量大、情况复杂、任务繁重,仅靠关工委几个“五老”是难以达到关爱要求的。为此,树立协同配合观念,采取三措施,凝聚活动合力。一是健全活动组织体系。争取局党政领导重视支持,探建“党政主导、关工委主抓、学校主办、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关爱长效机制。积极用好用活“勇于搭台”“台”“善于同台”唱戏的协同配合方式方法,形成“在协调中相辅相成、在协作中相得益彰、在协同中各尽所能”的关爱活动局面。二是充分发动系统内力量。主动拟定《进一步动员“五老”志愿者做好关爱留守子女工作的意见》和教师《退休证》《关心下一代志愿者上岗证》“双证”齐发制度,倡导市教育局印发,有效推动退休教师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力推二线骨干教师参加关爱活动享受一线教师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激励优秀二线教师担当“五老”责任;力推“教师妈妈工作站(室)”建设,组织开展“争当教师妈妈”活动,促使全系统在职教师担当“三”“教师爸爸”“教师妈妈”“代理家长”蔚然成风;力推“校站结合”,发动在职优秀教师参与校外教育辅导站公益辅导,常态化关爱“三”。通过市局党政领导的全力支持,全系统形成了以退休、二线、一线教师为主体的合力关爱“三”的强大力量和主力军。三是竭力争取系统外有生力量。每年邀请相关部门和爱心企业本着“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原则,参与教育“六一”“关爱”活动。市委老干部局、市关工委、市残联、市文广旅局、市老年科协为“三”捐赠图书、书包和体育器材等,泰州移动公司向留守儿童赠送便于与家长沟通的电话,知名眼镜、服装等企业为市特校学生无偿配送眼镜、校服。泰州市教育局、泰州市博爱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泰州市老科协、江苏省诚泰测绘服务有限公司向永安洲小学的孩子们赠送了学习、体育文化、生活用品。泰州市老科协眼科及口腔科专家为孩子们义诊。各地教育系统关工委也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力所能及的关爱“三”活动,兴化市万名“五老”做万件好事,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为重病儿组织捐款,市直学校结对帮助千名学生实现微心愿。全市做到活动周期间关爱轰轰烈烈,平时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在关爱青少年成长路途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宗旨。

适应“三童”需求,精心组织活动

关爱活动发动容易、组织难,满足青少年需求更难。17年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领导、会“五老”换了一个又一个,但针对“三”需求组织活动的精气神始终没有变,思想教育与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的方法始终没有变,贯彻执行“与同步、相对独立,拾遗补缺、精准关爱”的定位始终没有变。在活动组织上,一是因势确定活动主题。坚持把每年的“六一关爱”活动与当年青少年教育主题相结合,既确保活动常抓常新,又使活动紧贴一批批“三”当时的所思所求。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组织“给灾区小伙伴写封信”活动,增强“同享蓝天,共阳光”意识。2020年,针对疫情,开展“同心齐抗疫,不忘关爱情”活动。2021年、2022年,适逢建党百年和喜迎二十大,先后组织“同沐党光辉,赓续关爱情”“同在蓝天下,一起向未来”等活动,引导其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2023年,开展“老少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活动,2024年开展“圆梦微心愿  一起向未来”活动。二是因时组织关爱活动。针对“三”个性化需求,推行“规定动作+自选服务”活动模式,做到“六个一”规定动作不走调、适应需求不马虎,如组织“三”集体生日会、文艺、体育、包粽子、假日游学和手工实践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活动。靖江市把“六个一”关爱延伸到每月、每周,落实到“三”的日常生活。三是因能开展特色活动。将关爱活动列成“工作菜单”,以“自助餐”方式供“五老根据自己的意愿、特长,选择关爱儿及项目,实行“活动菜单+自助餐”关爱模式,有效提升了“三童”获得感、幸福感。

优化关爱机制,务求常态长效

为确保关爱活动持续、有效,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坚持“党建带关建”,积极探索建立机制,落实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一是构建优质化运行机制。始终依靠局党政领导,将“三”关爱活动纳入局年度工作要点和月度督查事项,凡重大活动均经过市教育局党工委研究决定,由教育局发文,形成“教育局主导、关工委主推,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学校牵头、各界支持”的关爱工作格局。同时,将其纳入优质化关工委建设考评体系,有力促进各校常抓不懈。二是构建精准化管理机制。定期组织“五老”和在职教师调研全市“三”个案信息,录入信息库;按照“一人一案”的要求,建立“爱心档案”;立足满足需求,精准落实“一(多)一”关爱措施,实行“校长总负责、关工委负主责、各班主任负实责、教师尽职责”的关爱工作责任机制,提升了关爱的规范性、针对性和精准性。三是构建常态化激励机制。每年“六一”前,市及市(区)先后举行“六一关爱”活动启动仪式,展示关爱活动阶段性成果,交流经验,宣扬典型,并且通过《中国教育报》《心系下一代》《火》“中国火炬网”“江苏少年网”“泰州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进行报道,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关爱活动走深走实。把关爱“三”活动纳入“五好五老”“优秀教师妈妈”评选的必要条件、表彰的范围,邀请“五好五老”参加一年一度的庆祝“教师节”大会,提升“五老”持续敬业奉献的积极性、创造性,向全系统传递持续关爱“三”的正能量。项机制的建立落实,推动了关爱活动从假日向日常、从校园向家庭和社会、从物质资助向呵护成长三延伸,让“三”真正享受到党的温暖、教育的温情、“五老”的亲情。(周燕霞 王友传 国安)

编辑 齐超

3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