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采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教授讲座
发布时间:2016-04-26
浏览:1812
//= $list['content']['author']?>
分享
成语里的中华文化内涵
——洛社文体服务站、周报洛社初中小记者采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教授讲座
一、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4月30日(周六)14:30—16:30
地点:无锡市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主讲:周功鑫,法国巴黎第四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博士,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在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周功鑫精心策划各项常设展览及特展,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形象地位的提升,以及两岸文化合作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以“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开启两岸故宫合作交流的序幕,2011年推出轰动两岸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当年被评为全球十大最受欢迎博物馆的第7名。2015年,主编出版《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青少年轻松愉悦地迈入中华文化之堂奥。2016年1月,获颁“2015中华文化人物”。
讲座内容:邯郸学步、完璧归赵、市道之交……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是怎么形成的?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讲座中,周功鑫将结合其主编出版的《图说中华文化故事》,利用考古资料及相关文献,全方位地展现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治、历史、艺术、礼仪等中华文化要素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全貌,让听众获得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艺术的熏陶。
二、小记者活动要求:
1、小记者上报名单,家长接送,确保安全。中午1点15分,洛社镇文体服务站乘车,洛社镇党校幸福义工总站报到,下午5点30分,洛社镇文体服务站接孩子。
2、自带手机、采访簿本,笔。穿好校服、佩戴小记者证。
3、预先了解情况。准备确定采访对象,了解相关资料和特点,
4、及时写作,要求5月1日和2日完成采访稿的写作,并且通过邮箱发给梅含辛老师。也可以把结合拍摄的照片,写出相关的报道。
5、采访建议,小记者要预先了解相关情况。确定采访角度以及采访的重点,确保提问的有效性。
三、相关资料:【成语中的中华文化】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历史文化历经5000年浓缩,积淀出中华语言之精华—成语。成语,熟语的一种,指习用的固定词组。成语的典型特点是定形定义、言简意赅、四言成语、风格文雅。文化,笼统地说,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通过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方面:天文、历法、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军事、宗教、道德伦理、思想观念、饮食、服饰、器具、建筑、礼俗、乐律等。
一、与天文历法有关的成语 农历是我国传统的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故又叫夏历。它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19年7 闰。又据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便于农事。这些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四时八节、春华秋实、冬扇夏炉、花甲之年、身怀六甲。在十二地支中,“卯”在“寅”之后,成语“寅吃卯粮”比喻入不敷出,钱粮预支。“丁是丁,卯是卯”是说干支不能搞错,形容办事认真,界限分明,决不会搞错。
二、与宫室建筑有关的成语:在先秦时期,一般人的住房都可以称“宫”,也可以称“室”,“宫”和“室”是同义词。后来“宫”的词义缩小了,只指帝王的居室或大的建筑物。而古代的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有成语“登堂入室”,用“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来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蓬荜增辉”的“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简称,即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的门。这个成语是说使贫苦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贵客临门或得人馈赠的书画陈设品时的谦谢之辞。“门庭若市”的“庭”指大门内的庭院,整个成语说的是大门和庭院的人多,象集市一样。成语“蓬门瓮牖”是说用蓬草编的门,用破瓮架成的窗口,宽容居室的简陋。成语“坐不垂堂”指不坐在堂前屋檐下,以免瓦片掉下来伤着。堂堂的东西墙叫“序”,楼角则叫“隅”。成语“向隅而泣”形容孤独失望的样子。堂前的东西有两根楹柱,柱子承着梁,成语“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段,以假换真。梁上是栋,又叫檩。栋上是榱(cuī),又叫椽,椽上就盖瓦了(上古多盖茅草)。成语“栋折榱崩”用以比喻国家的倾覆。跟汉民族建筑文化有关的其它成语有亭台楼阁、舞榭歌楼、空中楼阁、祸起萧墙、深宅大院、雕梁画栋、钩心斗角、曲径通幽等。2 成语的文化内涵
三、与饮食有关的成语:饮食文化在我国很发达,这在成语中有所体现。成语“食不二味”表示饮食节俭,“食不厌精”表示饮食讲究,“羊踏菜园”表示偶食荤腥,“浆酒霍肉”表示饮食奢侈,“杀鸡为黍”表示殷勤待客。其他还有“烹龙炮凤”“山珍海味”“嗟来之食”“若烹小鲜”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
四、与古代服饰有关的成语 在成语中我们还能了解古代服饰的有关情况。例如,拂袖而去、袍笏登场、被褐藏辉、长袖善舞、荆钗布裙、金钗换酒、巾帼英雄,这些成语都跟汉民族服饰文化有关。……普通的劳动妇女也只能是“荆钗布裙”。因为服饰是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古代在服饰上有种种严格的规定,用以显示官位品阶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所以汉语中出现这样丰富的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也就不足为怪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