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头条列表 文章详情

滨湖区挂牌成立《关心下一代周报》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发布时间:2021-11-26 浏览:5159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工匠之家”是践行习总书记谆谆教导和殷切嘱托的全省特有的优质资源,也是对青少年开展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好处所、好阵地。

11月24日,《关心下一代周报》、江苏少年网“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滨湖区胡埭镇“工匠之家”举行。无锡市滨湖区关工委主任黄贵良、常务副主任肖尚文,关心下一代周报社小记者中心主任徐学飞,胡埭镇党委副书记、镇关工委主任秦杰等出席仪式。

创办于2018年4月的“工匠之家”,是全省首家工匠服务综合体,集工匠展示、交流、传承、培训和服务于一体,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设有创新成果展厅、工匠工作室、青少年活动会议培训室等功能区。三年多来,全国劳模陈亮、无锡市劳模王俊、无锡金牌工人刘克良等纷纷在此建立工作室,成为青少年劳动素养培育的有效阵地。寒暑假和课余时间,青少年在关工委“五老”的引领下,来到这里与工匠劳模开展面对面交流。生动感人的劳模事迹展,让青少年感受到劳动崇高、劳动光荣。孩子们通过看图片、看展品、听故事,座谈交流,动手实践,收获劳动知识,分享劳动快乐。“工匠之家”成为学校和家长欢迎的“第二课堂”,每年为青少年开展活动超过30场,受益青少年超过2000人次。为弘扬工匠精神,胡埭镇关工委在区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依托阵地,设立了“青少年工匠文化教育基地”,联合镇总工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举办“工匠与小粉丝”见面会,带领职工子女走进工匠之家,与工匠面对面交流,学习工匠事迹,感悟工匠精神;二是实施“小候鸟”关爱计划,以“真心关爱、爱心奉献、匠心服务”的“三心”理念为新市民子女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致力让“小候鸟”融入第二故乡,这个计划被江苏省总工会命名为服务职工优质项目;三是建立“暑期活动菜单”工作机制,丰富关爱形式,依托阵地开展“爱党爱国”“匠心传承”“关爱扶贫”等品牌活动。假期中,在工匠工作室,新市民子女与污水处理公司的汤兰英、华星电力公司的刘克良这两位工匠展开了一场“零距离”互动。“平凡的岗位,同样会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两位工匠用最朴素的语言分享了他们的故事,青少年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深刻感悟工匠精神的伟大,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扎根升华。

授牌仪式上,无锡市胡埭中学、无锡市立人小学等三所学校成为《关心下一代周报》、江苏少年网的小记者站。工匠之家也成为小记者实践体验、放飞理想、快乐成长的打卡之地。

秦杰表示,工匠之家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各级关工委的关心支持,他们将以揭牌为契机,加强与周报社和江苏少年网的合作,引导青少年开展劳动实践,传递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徐学飞希望通过《关心下一代周报》和江苏少年网的宣传渠道,把青少年在工匠室开展的青少年活动辐射到全省,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青少年心中开花结果,让滨湖区独特的“工匠文化”资源成为全省青少年开展劳动教育的共享资源。

黄贵良在讲话中指出,基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劳动实践的场所,要把它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和锻炼课堂。他同时对新加入小记者队伍的青少年提出希望,鼓励他们多阅读《周报》,关心身边的好人好事,积极参加采访报道,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劳动实践能力。

胡埭中心小学副校长、小记者辅导员老师代表杭晓峰表示,学校会精心策划活动,培养小记者用一双慧眼发现校园、课堂、生活中的趣事,学会采写和投稿。

无锡胡埭中学初一(6)班的学生张馨月充满感情地说:“从小,我就有一个文学梦想,渴望能在文学天地间徜徉,憧憬自己妙笔生花,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关心下一代周报》小记者站为我提供了放飞梦想的舞台,我会珍惜机会,在这个新的天空飞翔……”作为小记者代表的她,道出了滨湖区这次新加入《关心下一代周报》小记者队伍的150名小记者的心声。(陈丽洁 刘旅)

编辑 齐超

1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