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关工在线 文章详情

铜山区“最美五老”赵海龙:一诺千金 十年坚守

发布时间:2025-02-17 浏览:479 来源:江苏少年网
分享

多年来,爱心企业家赵海龙始终关心关注着家乡的“一老一少”,用一颗赤诚之心,感恩故土,用一颗善良之心,反哺乡亲,用一颗责任之心,守护困难学生。

赵海龙,1967年出生,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王套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开始经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闯出了一片天地。

从2015年春节开始,王套村300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和100多名困境学生,每年都会收到一份来自赵海龙的特殊关怀。这一举动,赵海龙已默默坚持十年。当被问及为何多年坚持关怀家乡老人和青少年时,他目光诚挚,缓缓说道:“我是从王套村走出去的,这里的山水养育了我,乡亲们看着我长大。小时候没少受乡亲们的照顾和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就想尽自己的一份力,给乡亲们送点温暖。这不仅是我对家乡的感恩,也是我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

赵海龙常说:“孩子们是家乡的未来,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他深知教育是乡村发展的基石,因此格外关注家乡教育的发展。从2016年,赵海龙陆续向王小学、刘集镇中学以及张集矿中学慷慨捐款。他以父母之名,设立了 “赵阶义、文继英奖优助学教育基金”,每年,该基金都会为成绩优异、积极进取的学生发放奖学金。这一基金犹如明灯,至今已照亮1000多名学生的求学之路,激励着他们奋发向上。对于自己的母校郑集中学,赵海龙同样情牵于心。他许下承诺,在20年内,每年资助30名困难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如今,7年已过,他一诺千金,210名学子因此受益。同时,在郑集中学七十周年校庆之际,他还带头和八八届校友们为郑集中学共同捐建了一间电教室。为母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助力母校培育更多栋梁之材。

不仅如此,赵海龙还将关怀的目光投向了那些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悉心教导过他的小学老师们。他每个月为6名老师提供500-1000元不等的补贴,让他们安享晚年。他说这份关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对老师们辛勤耕耘一生的崇高敬意与深情厚谊。

23127f3c0ba2789cb891286a5fef2e1.jpg

赵海龙的善行善举,如同一粒种子,在社会中生根发芽,开出爱的花朵。他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家乡的风气,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年轻人纷纷以他为榜样,积极参与到各类公益活动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徐州市铜山区关工委周亚、李琳)

编辑 李凤琴 

1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