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红军中学举办“红中好父母”大讲堂
3月28日下午,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关工委、德育处举办了第五期“红中好父母大讲堂”专题讲座。
本次活动以“手机争夺战解锁密码——如何变挑战为共同成长”为主题,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卢红梅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全校近200名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亲子沟通与手机管理的科学方法。
在主题分享环节,卢红梅老师首先请家长们分享与孩子相处时遇到的问题,再通过“时空对话”引发家长思考:“假如孩子25岁归来,你希望他成为怎样的人?”这一设问迅速点燃现场共鸣,家长们积极分享着自己对孩子的期待。
卢老师列出两列清单,她指出,青春期的“问题”背后也正是家长们期待的“品质与技能”。随后,她结合真实案例,剖析家长与孩子“抢手机”背后的心理博弈,指出强制管控易引发逆反心理,而“温和而坚定”的沟通原则才是破解困局的关键。
针对手机管理难题,卢老师提出“三把钥匙”:1.约定手机使用时间;2.共情式沟通,例如,妈妈看到你玩手机很开心的样子,能理解你还想玩,但我们约定时间到了;3.指指闹钟,坚持“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周恩来红军中学关工委)
编辑 李凤琴
-
李闵萱
红色精神照亮家庭教育之路——“红中好父母”大讲堂有感 怀着对教育的热忱与对孩子成长的关切,我参加了周恩来红军中学举办的“红中好父母”大讲堂。这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我在家庭教育之路上摸索前行的方向,更让我对红色精神在教育中的传承有了全新认知。 大讲堂上,革命先辈的故事被一一展开。周恩来总理少年时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他一生都在为国家与人民奔波忙碌、无私奉献。其中,总理的“十条家规”让我感触颇深。他对家人严格要求,不准搞特殊化,不许动用公家资源。在当今社会,很多家庭过度宠溺孩子,忽略品德培养,总理的做法犹如一记警钟。它让我意识到,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树立正确价值观,远比物质给予更为重要,我们要引导孩子明白,个人成长需依靠自身努力,而非特权。 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同样震撼着我。战士们在饥寒交迫、敌人围追堵截的绝境中,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信念,跨越艰难险阻,完成了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联想到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因一点小困难就打退堂鼓,我深感培养他们坚韧品质的紧迫性。长征精神是最好的教材,我们应多给孩子讲述这些故事,让他们懂得,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只要心怀信念,勇往直前,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过去,我在家庭教育中过于侧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品德与意志的塑造。参加这次大讲堂后,我恍然大悟:家庭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摇篮,父母要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教育。往后,我会常和孩子分享红色故事,激发他的爱国之情;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引导他学习长征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用总理家规规范孩子行为,让他明白自律与正直的重要性。 “红中好父母”大讲堂是一场精神盛宴,让我明确家庭教育新方向。我愿以红色精神为指引,与学校紧密配合,为孩子成长注入强大动力,让红色基因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04-06 08:16
官方回复 :谢谢您的精彩留言04-06 09:28 -
任静萱
特别好
04-05 12:33
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