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成果展示 文章详情

海门老年大学银发关工志愿者秀出新风采

发布时间:2018-11-15 浏览:4751
分享

  海门老年大学银发关工志愿者秀出新风采

“郁爷爷讲得好!讲得精彩!美军来了4架飞机实施轰炸,被郁爷爷的连队打下3架,1架逃离……”这是“十一黄金周”期间,海门老年大学邱兰美、郁桂忠、黄斌3位关工志愿者参加城北新村“忆红报告会”,由退伍老军人、关工志愿者郁桂忠以他亲身经历给50多名孩子讲述的战争故事。据了解,海门市老年大学共有100多位银发志愿者被全市各个校外教育辅导站聘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暑期开始以来,他们活跃在社区辅导站,秀出夕阳红新风采。

以主题活动汇聚正能量。老年大学关工志愿者紧扣《共话新时代,放飞青春梦》主题,引导全市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做新时代好少年。余东镇新北村校外教育辅导站40多名孩子在关工志愿者带领下,开展“观、讲、写”三步曲系列活动,即先观看主题教育视频《文化新时代,放飞青春梦》,再把视频重点内容讲给孩子们听,然后启发孩子结合身边的红色故事,改革开放40年来家庭、家乡的发展变化,书写自身的感受。活动后,共有10多篇孩子的文章投稿市关工委,钱程等3名同学参加海门镇举办的《道德大讲堂》演讲比赛,均获得等级奖。

以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家住余东镇关工志愿者高剑平在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中,给村里的青少年讲述18名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浙江籍抗日烈士牺牲在树勋土地上的悲壮故事。同学们听了泣不成声,表示牢记鲜红历史,踏着烈士足迹前进!家住四甲镇的关工志愿者黄斌带领走“先行者之路”红色史迹调查小分队的学生,来到丕岩村参观抗战时期的地下秘工部遗址。秘工部遗址坐落在一片大竹园里,这片大竹园见证了当年抗战的艰苦岁月,让青少年了解到,抗战时期秘工部犹如一盏地下明灯,为通、如、海、启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四甲初中学生陈洁在参观感上写道:“我一定继承红色革命基因,踏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前进!”

以自身特长当好课外辅导员。市老年大学关工志愿者大多数是退休的中小学教师,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他们不仅组织青少年开展道德实践,还给孩子们当好课外辅导员。戏曲班关工志愿者老高在自己所在村的校外教育辅导站给孩子们上作文辅导课,辅导孩子如何写好征文。书画班关工志愿者顾秀武是数学教师,经常给学生辅导数学作业。文学班关工志愿者黄斌在初中教了30多年的英语,了解到辅导站上有不同年级学生一起听英语课,他与英语教师研究复式教学,五、六年级分成两组,采用因材施教、“动”“静”搭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时他还给孩子上英语兴趣课,与英语老师组织学生表演英语短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培养孩子艺术特长,关工志愿者各施技能,指导孩子练硬笔书法,画玫瑰、翠竹、孔雀,学唱越剧,制作电子小报,等等。 (黄文成)


编辑 滕桂均


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