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成果展示 文章详情

让孩子们传承淮海战役的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19-01-15 浏览:5343
分享

让孩子们传承淮海战役的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后不久,首站就来到徐州视察调研,瞻仰淮海烈士纪念塔、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对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淮海战役精神、用好红色资源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些指示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发扬光大淮海战役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传,尤其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能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在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淮海战役的发生地、淮海战役精神的发源地,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底蕴丰厚,运用淮海战役的红色资源教育好下一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把握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孩子们传承淮海战役红色基因的环境和氛围。淮海战役至今已有70年了。我们要教育孩子们传承淮海战役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就必须着眼于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从新时代条件下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来思考问题。孩子们所处的是和平建设的年代,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因此,向孩子们讲战争,讲打仗,讲淮海战役,就必须讲清楚战争的性质和必要性,讲清楚战争的特点和残酷性,讲清楚今天的和平正是由于像淮海战役这样的战争换来的,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当年的淮海战役,是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的战事,它是革命武装力量与反动军队进行的一次殊死较量,是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之间进行的战略决战。它一举歼灭敌人55.5万人,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发起、组织和指挥规模如此宏大、地域如此广阔、战役进程和保障如此复杂的战役,充分展现了党中央、人民军队和群众的勇气、智慧及力量!而我们今天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是一项工程浩大、困难重重、辉煌壮丽的旷世伟业。孩子们将是这旷世伟业的直接参与者和奉献者,因此,向孩子们讲淮海战役,就要讲清楚“一往无前,决战决胜”这个淮海战役的精神要义,引导大家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大力弘扬淮海战役精神,努力拼搏奋斗。

当年的淮海战役,是一次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军事行动,参战的部队有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等。虽然我军的武器装备、后勤供应不占优势,但是人民军队特别能攻坚、特别能战斗,有13.4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役中广大人民群众和民兵积极支前,用小推车谱写了军民团结为胜利的不朽诗篇!这些都是对孩子们进行爱国拥军教育的绝好教材。中国梦要靠强军梦支撑,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建设世界一流的军队。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为有这样一支英雄部队而自豪,时刻牢记:打江山靠的是人民军队,守江山、卫祖国、保障全体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同样靠人民军队。我们爱国、爱党,就要热爱我们的军队,支援我们的军队。

二、契合当下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使传承淮海战役红色基因成为孩子们的内心需求。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开放、大变革的年代,信息多样化、思想多元化,各种思想观念在不断地涌现、碰撞。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荡涤,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由于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加之我们中国人对孩子特别宠爱,一般情况下他们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练。所有这些因素,使孩子们的思想意识呈现了许多新特点、新趋向。

一是有追求时尚、追求新潮,崇尚物质生活的趋向,而对于精神境界、精神层面的东西,感觉淡漠;二是有求名逐利,崇尚歌星影星的趋向,而对革命先烈、对英雄模范却不甚了了;三是有追求外表光鲜而不求心灵美的趋向,对于思想道德的自我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等闲视之;四是有崇尚安逸享乐、不愿过艰苦生活的趋向,对于旧中国劳苦大众水深火热的苦难、革命前辈流血牺牲的业绩,觉得离自己太远,认为当下享受才“最现实”;五是有执拗偏激、以我为中心的趋向,对国家民族大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知之甚少,心中茫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孩子们思想上的这些新特点、新趋向,绝不是偶然形成的,也不是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它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多种因素促使、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充分说明,要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迫切需要中华传统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滋养,迫切需要普及党史国史中国革命奋斗史的知识,迫切需要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地开展淮海战役红色基因宣传教育。同时也可以看出,这种教育绝不是一朝一夕、一招一式就能奏效的,它必须是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惟其如此,才能使淮海战役的红色基因真正深入到我们下一代的头脑中去,融化到他们的思维中去,进而促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

三、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淮海战役红色基因的传承转化为具体行动。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淮海战役精神要大力弘扬,归根结底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我们的青年一代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在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谱写人生华章。

一是以淮海战役英烈模范之魂,营造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淮海战役的参战部队,尤其是把鲜血撒在淮海大地、把生命留给祖国厚土的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们,都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着纯洁高尚的灵魂。他们中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怀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怀着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坚定信念,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在前,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所有参战人员,抱着消灭反动派、建立新中国的必胜信念,冲锋陷阵,前赴后继,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无坚不摧的战斗力,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我们要向孩子们讲清淮海英烈的理想信念,讲清他们为国为民的精神境界,讲清他们的伟大抱负和胸怀,讲清他们名垂青史的不朽灵魂。从而使孩子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明确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更要像革命先烈那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四个自信”,把先辈们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下去。

二是以淮海战役“决战决胜”之气,孕育孩子们的英雄气质。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英雄而不懂得崇尚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出息的。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英雄,战争年代更是英雄辈出,仅淮海战役就涌现了成千上百的英雄及英雄群体,如“十人桥”等英雄事迹可以说家喻户晓。每一个英雄人物都有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身上都闪耀着英雄之光,荡漾着英雄之气。纵观整个淮海战役,其隆隆的炮火、其浩荡的大军、其支前的小车长龙,宛若气吞山河之势、雷霆万钧之力,上演着一出千军万马“决战决胜”的人间活剧。这其中无不透着“大”的气息,大决战、大手笔、大格局、大气概,这就是淮海战役的英雄气慨。孩子们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听淮海战役的报告,要引导他们从这种“大”的氛围中感悟英雄的豪情壮志,从英模身上感悟英雄的气质。要教育孩子们从小崇尚英雄,膜拜英雄,走英雄成长的道路,陶冶胸中的英豪之气。志存高远,意气风发,干大事,创伟业,以不辜负英烈先辈,不辜负新时代。

三是以淮海战役官兵和人民群众之勇,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的习性。两强相遇勇者胜。淮海战役中人民军队和民兵将“勇”字展现得淋漓尽致。勇于吃苦,勇于牺牲,奋勇向前,去夺取胜利!部队连续作战,疲惫不堪,忍饥受饿,仍斗志旺盛,积极参战;战斗残酷艰难,重伤不哭,轻伤不下火线;对付顽敌,身处逆境,威武不屈,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淮海战役中处处闪耀着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而这种大无畏精神正是今天的孩子们需要补的“精神之钙”。要使孩子们懂得,人民江山是打下来的,振兴中华是干出来的。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心血和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会有艰难险阻,会有激流险滩,新时代的青年,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勇气,要有不怕流血牺牲的钢铁意志。要做强者,不当懦夫;要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不贪图享受。这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思想教育、艰苦的环境磨练和严格的训练养成的。

四是以淮海战役将帅、官兵善谋能打之智,引导孩子们学知识长本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毛主席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领导和机智指挥下取得的。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全局在胸,战略部署,指挥若定;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振林等五前委在前线组织协调有序,战术机动灵活;各参战部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用了仅仅66天就取得了淮海大战的伟大胜利。这是毛主席军事思想的胜利,证明了毛主席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的科学性、正确性。战役进程中,官兵们无论是武器装备技术性能的掌握,还是灵活机动战略战术的运用,都需要真功夫。给孩子们讲淮海战役,不能不讲毛主席的大智大勇,不能不讲我军将帅的足智多谋,不能不讲官兵的过硬本领。这就要引导孩子们明白,战争是真枪实弹的面对面较量,打仗是一门学问,军事是一门科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各行各业都有学问,都有专业知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用气力下功夫,才能学到真本事,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才能在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大显身手。

五是以淮海战役军民团结之风,教育孩子们树立忠义诚信、遵纪守法的高尚品德。淮海战役是军队和老百姓齐心协力、克敌制胜的典范,是爱国为民、诚信互助、克己奉公、纪律严明等风气的大发扬。军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丝不苟,秋毫无犯,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群众懂得军队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战、为人民的幸福而战,想方设法为军队奔忙,全力以赴为胜利着想,因此才有“一根竹杆刻88个地名”等感人至深的支前故事。军队的赤诚为民、步调一致、纪律严明,在老百姓中传为佳话;人民群众的担当大义、爱国拥军、热诚守信,激励着官兵们杀敌立功。淮海战役胜利70年来,徐州军民保持和发扬了淮海战役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作风,是全国著名的“双拥模范城”。我们要继续把淮海战役中军队和人民所展现的崇高精神、所形成的良好风气,告诉我们的孩子们,传给我们的下一代,教育他们懂得“双拥”的现实意义、深刻内涵和思想要求,为新时代的双拥工作增光添彩,为军民团结的钢铁长城增砖添瓦。适龄从军时积极应征入伍,到人民解放军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钢,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在校求学或迈入高等学府,打好道德修养和丰富知识的雄厚根基,将来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无论在社会上、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要忠义诚信、遵纪守法、兢兢业业,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徐州市泉山区永安街道薪火学堂 周广华)

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