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成果展示 文章详情

《认识谷物种苗》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9-06-12 浏览:5656
分享

《认识谷物种苗》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横港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 钱金生


一、教学设想

暑期,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生活,我们组织他们走进田野,把农作物种苗带进课堂,让他们去认识各种蔬菜、瓜果、谷物、水产等等。这样,既为孩子架起了通向生活的桥梁,又把他们带回真实的生活之中,还为他们了解、感受、体验生活提高了平台。

二、学情分析

优势: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大千世界是孩子最初的课堂,农作物种苗实物随地可取,校外教育辅导站开放式教学,可让孩子、家长们一同参与其中,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优越的条件基础。

劣势:由于辅导站学员的年龄参差不齐,加上人数多,组织难度较大,因此,本节课教学内容不宜过多过深,只有突出重点,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方能取得实效。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独立识别当地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物种苗。

2. 举例说出几种谷物种苗的特征。

(二)能力目标

1. 明确主要谷物的生长特点,耕作工具和种植价值。

2.掌握收集和利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及其信息技能。

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化解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锐意创新的科学意志。

2. 有效树立勤俭节约、尊重劳动、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3. 不断增强自信自强、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等人文理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识别当地常见的谷类作物,概述其外部形态、果实、种子的主要特征。重点识别真正的粳稻苗,区别粳稻苗与稗草、籼稻苗、杂草的真伪,与葱蒜、韭菜的更大区别。

五、教学方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是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指导者,在民主、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中,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前后桌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各组选出小组长、发言人和记录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增强集体意识,使分组学习有实效性,不流于形式。

(三)建立开放式课堂,鼓励接送孩子来校外教育辅导站学习的家长参与其中。

(四)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的眼神、亲切的举动以及恰当有效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合理的评价,尽量让每个孩子体验到成功和快乐,使学生感到快乐,受到鼓舞,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自尊心、自信心得到加强。

六、学法指导

(一)面向全体孩子,尊重每一位孩子,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孩子都能通过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学习活动,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从生活中出发设置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进入探究角色,开始探究活动。指导孩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引导孩子交流与合作,认知新知识;鼓励孩子创新与实践应用新知识。

(二)体现教育回归生活,课堂教学要植根于孩子的生活世界,注重生活问题,社会问题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让孩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谋求生活的回归。

七、教学时间 

7月8-13日(4天,每天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谷物

1. 孩子们,今天你们吃了哪些食物?

2. 大家来说说它们主要是由什么做成的(出示食物图片)。

3. 大米、小麦、玉米等这类粮食,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谷类作物”,通常称他们为“谷物”。(板书:谷物)。

4. 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谷物。(完善板书:认识)。 

【上课一开始,从孩子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说说自己今天所吃的食物,这样的设计,马上激发了孩子们的说话欲望,他们踊跃参与。】

(二)观察图片,识别谷物

你见过哪些谷物呢?课前老师请你们到田间观察过,现在,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谷物,你能认出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图片,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三)出示实物,合作辨认

孩子们,看了这些谷物的图片,想不想见见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呢?现在让我们和它们亲密接触一下吧。

1. 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一起辨认谷物。教师把带来的粳稻、稗草、籼稻、葱、蒜、韭菜等实物发到各个小组,同时把家长们也请进各小组进行识别指导。

要求:(1)出示各种实物,放在桌上仔细观察。

(2)小组内相互说说如何辨认这些物体,完成表格。

2. 班交流,小结这些谷物的特点。

3. 考大家:老师说谷物名称,请你快速找到,把它放到盒子里。

【实物的出现,让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增,也方便了孩子更好地区别各种谷物。】

4. 了解了这几种谷物的特点,我们再来说说前面的那些食物主要是由哪种谷物做成的。

 5. 知道这些谷物还能做成哪些食物吗?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认识了这几种谷物种苗之后,再让孩子们说说它们还能做成哪些食物,进一步巩固知识。】

(四)连线答题,巩固深入

1. 孩子们真了不起,不仅叫出了这些谷物种苗的名字,还把它们的特征都说出来了。那老师还要考考你们,这几种谷物在地里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把它们连正确?(出示图片)

2. 班交流。

【了解谷物成熟后的样子,还要让孩子们了解谷物在地里生长的模样,不能“指麦为草”。】 

(五)诵读名言,升华情感

1. 这些谷物里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吃得最多的是哪种谷物?

2. 米是我们现在最主要的粮食。那你知道一粒小小的米是怎么来的吗?请听小小一粒米的自述。

3. 认一认(出示七张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一起读一读。

4. 孩子们,听了这粒米的自述,你能告诉大家米是怎么来的吗?先别着急,请四人小组组长拿出信封,取出里面的图片,四人一起给图片排排序,然后,相互之间简单说说米的由来。

5. 一位同学上来给这些图片按照顺序编上号,并且简单说说米的由来。

【在排序编号的活动中,孩子们已经知道了米的由来,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6. 听了小小一粒米的自述,你有什么感受呢?

小结:是啊!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过程,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一粒米来得可真不容易啊!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像小小一粒米那样来之不易,需要经过许多人、许多时间的辛苦劳动才能获得,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板书:来之不易 爱惜粮食)

7. 读名言,情感升华。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北宋 司马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 朱用纯

(六)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通过这期活动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外作业,纵深拓展

1. 将“小小一粒米的由来”说给家里其他人听一听。

2. 写一篇听课感悟。

3. 和家长一道到田间找出粳稻苗、稗草、籼稻苗。

4. 担任家庭小小监督员,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爱惜粮食。

编辑 滕桂均


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