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海安市白甸镇关工委组织开展青少年劳动系列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0-08-17 浏览:5781
分享

 近来,海安市白甸镇关工委联系乡情民俗对广大青少年开展劳动系列教育,让劳动观念、劳动价值从小在孩子心中深深扎根,实现徳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海安市关工委辅导站特色活动235.67Mb

走进青墩——感受劳动创造了古老文明

   刘季村毗邻青墩遗址。刘季村关工委组织“五老”和青少年学生开展“爱党爱国、立德立行”主题教育活动,参观青墩遗址博物馆。在博物馆,同学们被古人劳动的场景所震撼,惊叹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青墩文明。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再现了青墩文明的博大精深,馆中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还原了祖先们收获稻子、捕鱼狩猎的情景,让大家感受到是劳动创造了文明,是劳动打造了鱼米之乡,激发了大家热爱历史、热爱家乡的感情。

 百童画鱼——画出浓浓的水乡年味儿

   说到捕鱼节,这是白甸镇打造的金字招牌。2010年,白甸镇举办了第一届里下河捕鱼节,2013年,白甸镇取得了海安市里下河捕鱼节的永久举办权,“渔作景观”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2014年除夕,第四届捕鱼节盛况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播出。2016年捕鱼节盛况在《朝闻天下》播出。2018年第八届捕鱼节通过央视移动新闻网现场直播,关注人数超过一千万,捕鱼节图片登录中国政府网头条。

   每年的捕鱼节,浓浓的年味儿撩拨着孩童的味蕾,放假的孩子,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官垛村校外辅导站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上午观赏行街表演、抄网捞鱼、大网捕鱼、鱼王拍卖,中午参加规模空前的百童画鱼的比赛。据了解,2018年、2019年捕鱼节官垛村校外辅导站共组织学生42人次参加画鱼比赛。小朋友拿起画笔,笔端流淌着“庆丰收、享渔乐”激情,通过自己的创作,把劳动的成果分享给更多的人。千姿百态的画鱼佳作,成为学生最好的收获,大家站在捕鱼节的舞台上,晒出自己的大作,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年年有鱼”的瑞兆。

打起号子——享受劳动律动的快乐

   白甸镇是南通市号子之乡,先后整理出《打场号子》《栽秧号子》《渔工号子》。水乡号子登上了上海国际艺术节大舞台、参加过长三角非遗展示、走进江苏卫视、央视综艺,荣获过江苏省民歌大赛银奖。白甸村利用这一优势,聘请号子传人张宪武作为水乡号子的传承人。白甸中心小学编写的《醇美水乡、古韵白甸》校本教材,将号子写进了教材,该教材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获得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

   现在,甸上号子传习所、镇校外教育辅导总站已成为青少年周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张爷爷带领大家打起号子,从中感到劳动的快乐和艰辛,通过剧照、视频展示让学生对农耕文化有了直观了解,增添了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近年来,作为非遗项目,镇关工委、白甸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白甸镇中心小学组织寻访活动5次,举办号子培训班7期,参加号子传唱的人数达402人次。在海安市举办的德育联盟主题活动中,白甸镇中心小学的号子队多次获奖,成为校外教育辅导站利用本土资源打造的校外教育品牌。

田头劳作——体验“锄禾日当午”的辛劳

   2018年,白甸镇荣获江苏省“味稻小镇”的荣誉称号,白甸大米跻身江苏省十大人气地理标志品牌行列。水稻种植体现勤劳勇敢的水乡先民的智慧,也是青墩文明的延续,镇关工委组织学生参加田头劳作,亲身体悟劳动的辛劳与美好。

   稻田边,“五老”给同学们介绍怎样识别田间杂草,同学们挽起裤腿,走进秧田,清除杂草,非常辛苦。同学们感受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劳动教育,同学们积极实施“光盘行动”,餐后主动洗碗,打扫卫生。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白甸镇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劳动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劳动中升华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在劳动中培育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实现立德立行、知行合一,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王永荣)

    编辑 齐超


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