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学习吧 文章详情

粽叶飘香话传承……

发布时间:2024-06-24 浏览:3122
分享

又逢端午,遥祭屈原。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唯此一人。历数古今中华先贤,列在前几位的,当有屈原。更有人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纪念价值的爱国精神缔造者,第一个真正具有忠肝义胆、满腹才情,敢于以身殉国、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的爱国主义战士。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籍贯湖北秭归,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卒于公元前278年。他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文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用了1200多字让后世记住了这个不屈的脊梁。

致敬屈原,是因为他的文学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创作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耸立起中国文学风光雄奇的巅峰。《离骚》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政治抒情诗;《离骚》之后没有《离骚》,《天问》之后《天问》不再,《九歌》之后难寻《九歌》,屈原之后的中国文化人都聚集在这座高山之下,刨挖文学的泉眼和思想的深井。

致敬屈原,是因为他有着厚重的家国情怀。他忠心报国,不管是官致左徒,还是被流放途中,他都心系国家,心系民众,初心不改。国家至上、忠君忧民、坚持真理、情怀高洁等都是钢筋铁骨屈原精神的重要内涵和核心要义。

致敬屈原,是因为要让屈原精神发扬光大,一代一代,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绽放新的光彩!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各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活动的重要契机。在校园,或是在校外教育辅导站;在农家庭院,或是在会议礼堂,“五老”和少年学生围坐在一起,一齐动手包粽子,一齐宣讲屈原故事,一齐颂扬屈原精神,一齐分享劳动实践的体会和愉悦。这就是传承,这就是弘扬,这就是寓教于乐。我们一直致力于寻找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一直寻觅做实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效方式,其实,路径和方式方法就在现实生活之中,就在我们身边。组织少年学生动手学习包粽子,就是一堂“活动”的思政课,在沉浸式的活动中,接受教育,感受熏陶,体验愉悦,在共同劳作中获得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引起情感共情共振,润物细无声。

仰望是需要载体的。文化的盛宴无须山珍海味,一枚粽子足够,加上驱邪的雄黄酒、奋进的龙舟队,年年端午,款款深情,咀嚼和回味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生生不息,激励中华民族永远昂扬奋进的伟大民族精神!(王寿强)

编辑 齐超

3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