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周恩来精神 厚植红色基因 教育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传承和弘扬周恩来精神,对我们而言,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义不容辞的使命。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以及“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指示精神,淮安区关工委在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中,注重依托和挖掘本地红色资源,积极传承周恩来精神,厚植红色基因,努力用周恩来精神教育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红色基因教育传承传播机制
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保持教育的持续性,提高植入的准确性。
一是搭建教育基地。淮安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浓郁。这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宝贵财富。我们把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淮安革命烈士陵园、车桥战役纪念馆、大胡庄战斗82烈士陵园、横沟寺农民武装起义历史陈列馆等8个红色基地,命名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正式发文、举行挂牌仪式。我们还与各镇街联手推进建立红色微基地,近几年,陆续建立了芦滩阻击战、烈士王发茂、抗日小英雄王元甲等纪念碑,努力把这些微基地建成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实境课堂。
二是精心部署安排。每年我们都与区文明办、教体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对活动的指导思想、重点内容、活动形式,都提出明确要求,并要求各镇街关工委、各中小学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抓住时间节点,比如国庆节、七一、周总理诞辰日忌日、清明节等,组织青少年开展庆祝、缅怀、祭奠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传统。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在领导机制方面,全区各级关工委都成立了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精心安排各项活动。把宣传弘扬周恩来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列入工作目标考核。为了造浓主题教育活动的氛围,我们还在周恩来纪念馆举行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扩大社会影响,提升了执行力度。在活动组织方面,我们强化相关部门联建联动,定期会商会办,协力齐抓共管,保证了活动的联动性、常态化。
二、优化活动载体,创新红色基因教育入耳入脑模式
主题教育重在开展活动,实在贴近实际,贵在举措创新。我们在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主题活动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贴近实际,围绕“形式活、举措实、创意新”的要求,不断优化活动载体,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达到入耳入脑的效果。
一是强化正面灌输。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突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对革命先辈、革命烈士、志士仁人为国为民而奋斗不息的伟大精神。组织“五老”走进校园、走进辅导站,以主题教育演讲会、报告会等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灌输,用红色基因浸润青少年的心田。还特别注意把宣传、弘扬周恩来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青少年工作的指示结合起来,与党史国史教育结合起来,与纪念、缅怀当地的英雄烈士结合起来,与法治教育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效果。
二是实施实境熏陶。每学期,各学校都组织青少年到区各个教育基地和镇街微基地开展活动,看展览、听讲解,让青少年在实境中接受熏陶。近几年,我们陆续在周恩来纪念馆举行河灯祭祀活动,在故居、纪念馆举行歌颂周恩来精神诗歌朗诵会,举行纪念周总理诞辰文艺演出,让青少年在实境中了解周总理,学习周总理,激发青少年把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奉献者。我们还组织青少年走向农村、走进企业、走上社会,在实情实景中深切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提高了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爱祖国爱家乡的认知度和自觉性。
三是组织互动感悟。主题教育需要青少年在互动中升华感悟。我们把每年的3月份定为“周恩来精神宣传月”,并在每年3月表彰命名一批“周恩来班”。各学校普遍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个学生读一本红书,唱一首红歌,讲一个红色故事,看一场红色电影,写一篇感悟作文。用红色基因点燃青少年“争做时代新人”的激情。区关工委与区文明办、教育局一起,组织暑期夏令营活动,组织孩子们凭吊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让孩子们接受深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是利用网络传播。我们请区主题教育报告员(老播音员)讲录周恩来故事,在公众平台和微信群播放,还发到各学校,要求学校每天清晨或课间操时间播放一个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深化砥砺效果,提升红色基因教育立德立行质态
在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注重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彰显地方特色,深化砥砺效果,努力提升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立德立行质态。
一是学习周恩来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周总理诞辰纪念日和逝世纪念日,全区各中小学普遍安排了传承周恩来精神系列教育活动。开展国旗下讲话、图片、板报宣传。组织学生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和故居,观看周恩来有关影视片,开展“像周爷爷那样学习、做人”、“沿着周爷爷足迹前进”、“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等教育活动。淮安中学自1979年起,连续42年,坚持开展“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活动,每年3月5日召开全校师生参加的总结表彰大会,命名“周恩来班”,大大激发了广大学子发奋读书的热情。全区各学校普遍开展周恩来精神进校园、周恩来语录进教室、周恩来书籍进课堂、周恩来名言卡片进书包的“四进”活动,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扎实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年初有创建计划,学期有检查推进,年终有考核评比,为全区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注入活力,激发广大学生像周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019年,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在周恩来红军小学召开了全国红军小学“周恩来班”创建工作研讨会,中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出席了会议。顾秀莲主任对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创建“周恩来班”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说,“周恩来班”是深化红军小学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学生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新时代好少年的重要实践。她希望把周恩来红军小学创建“周恩来班”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全国红军小学中广泛推广,使每一个“周恩来班”都做到有称号,有内容,引领全国红军小学周恩来班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是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爱国情怀。抗日战争中,著名的车桥战役、大胡庄战斗发生在淮安。各镇街都有一批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牺牲的志士仁人。区关工委注重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祭扫、瞻仰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三是组织“重走长征路”,实践长征精神。周恩来红军小学是国家“红办”支持援建的一所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学校。学校积极利用这一独特资源,组织学生学习、传承、实践红军精神。组织“红领巾沿着党的足迹”前进活动,瞻仰、参观中共党史、军史上的重要纪念地,缅怀先辈们的革命业绩。组建“红军娃重走长征路”寻访团,走访红军老战士,唱红军歌曲,讲长征故事,体验长征的艰难,激发传承老一辈革命精神的自觉性。
四是学“新旅”小英雄,从小励志修身。当年的“新旅”小好汉,不怕年龄小,不惧艰难困苦,少小立志,胸怀家国,毅然地走上宣传抗日、保家卫国的战场。坐落在新安小学校园内的新安旅行团陈列馆是全国德育教育基地,是对青少年进行励志教育的活教材。全区各中小学普遍开展“学习新旅精神,争做四好少年”以及“新旅故事大家讲”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新旅精神,教育学生从小修身养德,励志报国。
系列活动并“指”成“掌”,握“掌”成“拳”,搭建了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构架,拓展了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内涵,进一步强化了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激发了广大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淮安市淮安区关工委)
编辑 姚百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