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红军小学:继承长征精神 培育强国之才
在长征胜利85周年之际,南通如皋红军小学积极开展“继承长征精神,培育强国之才”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强国之才。
南通如皋红军小学所在的江安镇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诞生地。1930年在如皋市江安镇东燕庄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是土地革命时期江苏省境内唯一被列入中央序列的正规红军武装。这支部队驰骋苏中八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在游击区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并在全省率先建立县、乡苏维埃政权。红十四军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江海大地上播下了火种,对中国革命战争发展作出了贡献。
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始于2007年,是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和红军后代发起的一项公益行动,目的是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红军小学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青少年红色教育品牌。如皋红军小学是江苏第4所、全国第400所红军小学。
在溯源中感悟伟大精神。如皋红军小学通过走进如皋市红十四军研究会、红十四军纪念馆,以及寻访老战士,确认1930年2月14日,何昆、张爱萍等十位领导受中央军委和江苏省委的指派,在如皋市江安镇原东燕庄小学(后改为东燕小学)校园东南隅的平房内,商讨筹备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相关事宜,研究制定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十大政纲》,学习古田会议“思想建军、政治建党”的精神,贯彻落实“支部建在连上”的治军方略,并在当时的学校操场上开展部队训练这一历史,全校师生因此倍感自豪,升华了对红十四军精神的认同,也为成功申报成立“红军小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文化上构筑教育阵地。如皋红军小学充分融合红十四军建军历史、战斗故事和英雄事迹,建成了“一廊(江海军旗红)、一场(学子沙场)、二墙(红色主题仿古校门墙、“红英会”浮雕墙)、三楼(思齐楼、思远楼、思源楼)、四园(瑞红园、沁香园、景晖园、紫韵园)的物型课程,以及党史长廊(红星长廊)。再现红十四军将士在江海大地上浴血奋战的伟大场景,精心打造红色物型文化,构筑红色教育阵地,打造红色文化亮点,让红色能量成为最强“流量”,让“富于理想、忠于人民、善于探索、甘于艰辛、勇于牺牲”的红十四军精神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在传承中汲取前进力量。红军小学坚持每周一个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程,巧用5位红十四军后代担任传承大使,向学生讲述党旗、团旗和队旗知识,党史故事,红十四军军事故事等,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组织学生到红十四军纪念馆、红十四军纪念碑所在地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了洗礼,精神上受到了鼓舞。少先队大队部坚持每周对评选出的6个先进中队授予“刘瑞龙中队”“何坤中队”“张爱萍中队”等队旗,增强学生的荣誉感。结合“七彩夏日”“缤纷冬日”、清明节等开展寻访红十四军老战士吴九成、邀革命老战士黄锦宣讲党史故事,开展“颂建党百年、展军人风采、做时代新人”小红军军训、红色歌曲大家唱、“我记忆最深的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等12项特色活动,参与学生达6800人次,共评选红色好少年56人、红色传人18人、红色讲解员32人。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学校扎实开展“少先队员学党史”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红色故事会、重走红军路、“学党史,做传人”手抄报比赛、“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论坛、红领巾宣讲团进社区等实践活动20余场次,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更是培养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毅力,令他们的思想灵魂在活动中得到了提升华。每到9至10月,“纪念长征胜利,继承长征精神”系列活动如期举行。烈士纪念日“国庆勿忘祭先烈” 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写给祖国的三行情书”活动,让学生们理解脚下红色土地的意义;“红领巾寻访党的百年足迹”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明白幸福生活,是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教 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