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琦:青山夕阳照 余热献给下一代
张振琦同志1944年出生,1964年从上海下放到赣榆县宋庄镇沙口村。1965年担任民办教师,1986年转为公办教师。在赣榆扎根40余年。2004年退休后,离职不离教,被聘为沙口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沙口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站长,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勤勤恳恳,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2009年被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江苏省文明办、省关工委评为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市文明办、市关工委评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被赣榆县委组织部表彰为全县“争先创优活动典型人物”,201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工系统的一致肯定和赞扬。
为扶贫助学努力奔波
张振琦同志配合沙口村村委会,每年都坚持对全村适龄儿童及中小学生进行一次普查,了解本村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2005年在一次普查中发现3名初中生和1名小学生辍学在家,张振琦赶紧到学生家庭了解情况,得知学生辍学的原因,及时到学校及学生家里了解情况,在各方的大力协调下,使辍学儿童重返校园。为了避免因贫困辍学的情况出现,2006年张振琦各方奔走,在村委的支持下,通过个人捐一点,村里给一点,个体老板赞助一点,成立了沙口村助学基金会,筹集近百万元,至今已帮助17名学生重返校园,沙口村彻底杜绝了辍学现象。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张振琦在村支部的大力支持下,设立沙口村奖学金,凡属该村学生,考上本科的奖励一千元,专科的奖励八百元,中专生奖励五百元,凭录取通知书到村关工委领取奖金,多年来发放资金总额达四十余万元,现今村里家家重视教育,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的教育发展。
为弱势群体解决困难
张振琦十分关心弱势群体,为救治病残儿童做了大量的工作。9岁的刘小明母亲去世,父亲不务正业,从不关心他,刘小明象个乞丐似的整天在村里游荡。张振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把刘小明带到家里,帮助他洗澡、理发,辅导他的学习,给他零花钱,做他的爱心爸爸。每到节日期间,他都把刘小明带到家里,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刘小明得以健康成长。村民高节的第一个男孩多年前因病去世,2006年第二个男孩检查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第一个孩子治病已负债累累,现在已无力救治这个孩子。张振琦知道后非常同情,及时向村委会汇报,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决定在村里举行一次捐献活动。他多次到有经济实力的老板家里联系,争取他们的同情与支持。2006年8月23日,他和村支部成员一起每人捐献200元,村民们有的捐一百,有的捐三百,有的捐一千,共捐款56823.5元,为其解决了手术费用。此次活动得到了社会的赞誉。村民刘小生的家庭十分困难,孩子辍学在家,妻子又患血凝病,他知道后,马上去看望,并取出自己的一千元送给刘小生。张振琦还努力争取到省级帮扶名额,免费把其子女送到市级技校读书并每年给他们1000元的生活补助金。村里的张璐、张祥于2007年分别考上天津财经大学、上海艺术学院,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张振琦知道后慷慨解囊,当即给他们每人400元,并且每学期在他们返家后,都询问他们在校的学习情况,送给他们学习用品,让他们在学校安心读书,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为失足青年奉献爱心
张振琦十分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扶教育,始终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青年农民刘某,因聚众斗殴打群仗,伤害了别人,2006年被判刑三年。张振琦对刘某非常关心,多次到拘留所去看望刘某,对他进行法制教育,教育他要认识自己的错误,努力改造重新做人,刘某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后悔,决心改过自新,2007年因表现好被提前释放。张振琦担心刘某因受人歧视或被坏人利诱等因素而产生反复,特意与他结成对子,联系可靠的熟人带刘某外出打工,让他自食其力;同时叮嘱刘某不要自卑,不要跟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并关照他要主动向当地派出所口头或书面汇报思想和现实表现。为了及时了解情况,张振琦与刘某及其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刘某和他家人逢人便说,多亏了张老师的劝导,才有了重新做人的勇气,以后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决不再犯错误。未成年人张明,母亲去世多年,住在外公家,初中毕业后,事事不做,好吃懒做,还经常上网,有不良行为。在张振琦的耐心帮助下,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张振琦还联系到养殖场经理,让张明到养殖场学习养殖技术,他学到技术后,现在已在养殖场做技术员,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全村“五老”的努力下,沙口村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从2006年以来,全村无一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2010年,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霞林、副秘书长顾耀昌等一行到赣榆县就“五老”参与未成年人零犯罪村创建工作进行调研,沙口村作为调研现场,所做的工作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赞扬。
为办校外辅导站倾注全力
2007年,沙口村建立了校外教育辅导站,张振琦担任辅导站站长。为建好校外教育辅导站,倾注了他的全部热情。他以校外辅导站为家,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他组织制订了辅导站学习和活动制度、评比奖励制度、档案资料制度、安全保障制度,聘请“五老”、假期回家的大学生等人员参与辅导站辅导。2009年4月,张振琦同志作为全省校外教育辅导站辅导员的优秀代表,参加了省文明办、省关工委在无锡举办的培训班。作为站长,张振琦深感身上的担子很重,干劲更足了。他除了负责辅导站的日常工作外,还亲自带英语、音乐,每天都能看到他在辅导站忙碌的身影。为了练好“内功”,他“活到老,学到老”,他利用空闲时间骑电动车到十里外的县城新华书店“充电”;为了提高二胡的水平,他自己花钱到县城参加二胡培训。村里给他的补助,他全部用在了辅导站上,自费购买了象棋、呼啦圈等器材,丰富校外活动内容;他自费买来奖品,提高孩子活动的兴趣。他多方奔走,争取资金,成立了赣榆县第一家校外辅导站“绿色网吧”。他以辅导站为平台,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在宣讲中碰到的最主要难题是:如何克服空洞说教,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清楚,使青少年听得进去。为此,张振琦请来战火纷飞岁月中走来的“老革命”讲解“红旗下的故事”;请来社区失足青年现身说法,讲解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例。据统计,张振琦每年为青少年作报告5场以上,受教育青少年达3000多人次。为了校外辅导站他牺牲个人利益,舍小家顾大家。他的家属患有心脏病,经常需要住院治疗,每次住院,他都是雇人在医院全程陪护,自己一心扑在校外辅导站的工作上。2010年世博会期间,家住上海的女儿邀请他去参观世博会,连世博会门票都买好了,可忙碌的他没能成行。女儿不解地问:“你是老上海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不参观的话是一辈子的遗憾,难道你对上海没有一点感情了?”他听后感慨地对女儿说:“我何尝不想去上海,看一看世博会呀!看世博会固然是件大事,但与校外辅导站的孩子们相比这又是一件小事了。我怎么能为了看世博而离开需要我的孩子呢?”他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辅导站辛劳着。沙口村校外辅导站做为赣榆县的典型,承接了2009全市校外辅导站工作交流现场会现场;省关工委副主任钱协寅到赣榆县调研辅导站建设情况时,对宋庄镇沙口村校外辅导站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11年,沙口村校外教育辅导站作为全省的示范辅导站受到省文明办、省关工委的2万元奖励。2012年,省关工委为沙口村校外教育辅导站6台电脑,村自筹资金建立起有2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丰富辅导站活动内容,吸引青少年到校外辅导站参加活动。
青山夕阳照,余热献给下一代。张振琦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突出,2012年年“七一”期间,光荣的加入了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作者:赣榆县关工委朱孔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