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五老事迹 文章详情

狄锦山:夕阳壮美化春晖

发布时间:2014-04-30 浏览:991
分享

每逢双休日,在如东县丰利镇,时常看到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手牵一群孩子,不是做游戏,就是到郊外观光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孩子快乐地享受跨越亲情的大爱。这位老人叫狄锦山,是丰利镇古枫社区校外辅导站站长。他以喜闻乐见的活动,矫正孩子的思想,辅导孩子的功课,扶助幼苗健康成长。22年来,参加活动的近1000名孩子没有一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去年,他光荣地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校外教育辅导员。

退了休,他继续当“孩子王”

“20多年前,还是我在当校长的时候,一个星期天,看到成群结队的孩子在街上打架斗殴,有的头破血流。看到他们胸前都挂着一把钥匙,一了解,他们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学习也一塌糊涂。”1989年春天,时任丰利小学校长的狄锦山目睹这样的场面心被刺痛,他深深感到,父母亲不在身边的孩子,爷爷奶奶管不了,需要有人来把他们引入正道。

“给胸前挂钥匙的孩子一个去处!”经狄锦山倡议,当年秋季开学后的第一星期日,丰利镇校外辅导站也在家长的道贺声中迎来了50多名孩子。

1997年,狄锦山正式退休,妻子、女儿劝他回家享享清福。可是他说:“今生只姓‘教’。”原来的辅导站站长经常向他诉苦,想撂担子:“这个辅导站长不好当,搞活动既要苦思冥想规划内容、找资料,还要备课,管不好,孩子会惹出麻烦。”“你们不用愁啦,这个站长我来接。”他认为,少年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事关他们一生的幸福,事关许许多多家庭的幸福,在他们打基础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对这些孩子要雪中送炭!他毅然挑起这副对“胸前挂钥匙孩子负责的沉甸甸的担子。”

趣乐活动启发孩子

“狄老校长真神,以前偷爷爷奶奶的钱、说谎话等不良行为的孩子,进入校外辅导站后,居然渐渐地改掉了小毛病。”

狄锦山没有三头六臂,但是他有独到的良方——在快乐活动中,提升孩子们的素质。

在他编制的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中,有一条比较特别。他不仅让孩子们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作为由头记载诚信日记,还编印成册,挑选寓教于乐的素材改编为小品,指导学生自己表演,自我教育。前年春节期间,有个孩子随父亲到商场购买衣服,父亲看到一张面额50元的人民币,便装着系鞋带,飞快地捡起塞进口袋。儿子说:“爸爸,那是人家的钱。”“别出声,这钱我今天正好帮你买衬衫。”不一会儿,迎面走来一位病歪歪的老太太,一边走,一边问:“你们可曾看见一张50块票子,那时我买药的钱。”“我看到了,被这位叔叔捡到了。”儿子从父亲手里抢走钞票,交给了老太太。“太谢谢了,小朋友!”组织孩子们观看这样一场场自编自演的身边小故事,不少孩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不仅要入耳,还要入心。狄锦山运用“看图讲述”、“先听后议”、“启思激辩”等方法,让他们在感悟以后内化导行。在讲“健康、美丽、才学、诚信、荣誉、金钱”《只能留一个》故事时,狄锦山让学生画了一幅“书生在渡口与船工对话”的插图,把6个包袱都背上,当讲到船到江心、船小包袱重,快要沉入水中时,他提问:这时候船上只能留一个包袱,该留哪一个?为什么?孩子们各抒已见,互不相让。思想火花直接碰撞,心灵感知正面较量,整个教育活动全由孩子唱主角,他仅作适当引导。最后,多数孩子选择了留下“诚信”。

“到了校外教育辅导站,孩子们懂事啦!”听到群众的夸奖,狄锦山非常开心。前些日子,校外辅导站的石云霞同学看到一些村民往河边倒垃圾,便特地做了一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牌子竖在河边。丛伟同学看到还有人乱扔垃圾时,主动当起了环保小卫士:“你是清水河的受益人,也可能是臭水沟的受害者。保护河水,大家都要要出一分力呀!”这样的话,环保小卫士们说了一遍又一遍,以后很少有人图方便向河道倒垃圾了。

美国女儿永远拉不走

狄锦山的女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随丈夫去美国工作,家安在万里之遥的大洋彼岸。女儿、女婿几次提出要父母到美国居住,全家团聚。可是他一次次婉言谢绝:“我更舍不得辅导站的孩子。”女儿赴美14年,他们夫妇只去美国探过两次亲,女儿多次苦苦哀求爸爸留下来,他没答应:“金角落,银角落,不如家里的穷角落,况且辅导站的50多名孩子踮着脚尖儿,盼望我回去呢。”

与孩子们在一起,今年75岁的狄锦山讲故事、说笑话、做游戏、唱歌、跳舞、演小品、辅导功课,像个年轻人。然而有谁知道,9年前他不幸患了癌症。手术、放疗、化疗,在医院折腾了几个月,回国看望的女儿反复劝父亲出院后到美国疗养,但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孩子们,天天念叨他们。出院后,他一边服药,一边乐呵呵地为孩子们服务。女儿打来一个个催他出国的电话,他说:“更多的孩子需要我呀。”

2004年,一位老奶奶来反映,孙子把穿了一次的皮鞋扔了。他就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小品《名牌鞋的风波》,同时播出 “垃圾筒旁”、“饭堂扫描”、“小卖部见闻”、“课堂里的小插曲”等多媒体照片,一边由学生生动形象地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勤俭与奢侈的故事,分辨哪些是“为荣”之事,哪些是“为耻”之行,效果非常好。他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

为了提高辅导效果,他自学电脑操作,制作多媒体课件。有人笑他:“八十岁学吹手。”尽管记忆力下降,他仍然坚持下去,终于入了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时,他第一次制作多媒体课件,连续4天起早贪黑,最后终于获得成功。提起当时的那股高兴劲儿,他说:“相当于自己考上了名牌大学。”

青山不老,关爱不息。15岁就从教的狄锦山说,他将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关心下一代工作。

 

(杨新明)

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