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头条列表 文章详情

派出所里的“热心陶大姐”

“呵护心灵之花、助力健康成长”系列报道之二十七
发布时间:2024-06-13 浏览:706
分享

“陶大姐!陶大姐!!!”在南京市建邺区沙洲派出所,“陶大姐的呼喊声总是在食堂、楼道、办事大厅里响起,谁家的孩子犯错了,谁家的事情难办了,谁家又在闹离婚了,民警们总是会想起她——沙洲派出所退休民警,派出所关爱工作站副站长陶海珍。

江苏少年网记者昨天下午在沙洲派出所二楼的“陶海珍工作室”里见到陶大姐时,她正在细心整理工作室外面的“暖心驿站”,给驿站填充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并摆满鲜花,“这是我设置的‘聊天’,派出所是相对严肃的场所,我希望孩子们来到我这,能够放下紧张情绪,打开心扉,畅所欲言!”为打造“暖心驿站”,陶大姐向所积极争取资金,并跟领导耐心阐述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如今装扮一新的“暖心驿站”给大姐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宣传栏上“努力成为一个很哇塞的人”“我们一起 前行不慌”等表达了大姐想对孩子说的暖心话语。

“我现在正在帮扶一个孩子,虽然还没有明显成效,但我还在努力!”在河西读初中的小孟(化名)原本住在河西住宅,父母离异后,房产进行了分割,小孟跟着妈妈一起生活,并搬离了原来的住处。因为父母离异没有提前跟小孟沟通并且仓促搬家,一时无法接受的小孟瞬间性情大变,整日沉迷游戏,成绩直线下滑,妈妈上前劝阻,他甚至从厨房操起刀动起杀心,无奈小孟妈妈躲到地下车库报了警。接到警情后,陶大姐跟随民警来到小孟家中,对其耐心劝导:“小孟,妈妈不让你玩手机出发点是好的,那这样,阿姨跟你约定,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一个小时!”随后,陶大姐和小孟妈妈添加了微信,每天沟通小孟的情况,并一周上门两到三次,和小孟促膝谈心,了解他心中的苦闷,并尽力疏导。一开始,小孟还能坚持与陶大姐的约定,但后来还是彻夜玩游戏,陶海珍敏锐感觉到小孟应该是手机成瘾症,让妈妈带小孟去专业机构进行治疗,并随时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暖心呵护。大姐坦言,有一些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孩子帮扶起来过程是很漫长的,她也清晰地认识到,老同志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春风细雨地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才能够让其重新收获阳光。

而说起女孩小澄(化名),大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同样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小目睹了父母整日因为生活琐事吵得不可开交,所以渐渐地把自己锁在房间不愿意交流也不愿意出门,父母正式离婚后,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跟随妈妈一起住的小和妈妈一吵架就离家出走。得知情况的陶海珍想帮帮这个孩子,于是在没有社区民警陪同情况下,陶海珍只身一人来到小家里,自报家门,第一次到小家中,她躲在房间里没有出来,吃了闭门羹的陶海珍并没有因此放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终于,小走出了房间,坐在了陶海珍身边,但无论陶大姐说什么,小都沉默以对。陶海珍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心想:虽然她没有语言上的回应,但多少都会听进去一些吧,就这样,连续十多天,陶海珍都坚持上门和小聊天谈心,直到晚上11点,并且每次上门大姐都自掏腰包给孩子买些零食,就这样,在陶大姐润物细无声的悉心陪伴和开导下,小再也没有离家出走过了。在陶大姐和小妈妈的帮助和关心之下,小的学习成绩也直线提升,中考以526分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市文枢中学。“小澄真的是我用心用情一点点感化的,看到她现在学习成绩班级前三,我别提有多开心!”看到小澄的可喜变化,大姐脸上满是笑容,今后的帮扶之路也会更加坚定地走下去。(记者 齐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齐超

4

评论(0)